危害苜蓿的蚜蟲主要包括:豆無網長管蚜(A-cyrthosiphonpisum),體黃綠色,足細長,淡黃色;苜蓿 彩斑蚜(Therioaphistrifolii),體黃色,背部有彩色斑點。蚜蟲多聚集在苜蓿的嫩莖、葉、幼芽和花各部位上,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被害植株葉子卷縮,蕾和花變黃脫落,并影響苜蓿的生長發育、開花結實和牧草產量。發生嚴重時,田間植株成片枯死。據調查,該區伯陽、元龍等鄉鎮的苜蓿地中豆無網長管蚜為優勢種,始見于4月初,一年發生10多代,隨著氣溫的升高,蚜蟲數量大增,至4月底已經達到高峰期。環境條件對其發生影響大,溫度干旱有利于其發生。
防治措施:苜蓿與禾本科牧草、農作物輪作;
加強田間管理,清除雜草都能降低蟲口密度;
早春耕地、冬灌均能殺死大量越冬態蚜蟲。
可選用藥劑: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30%滅蟲多2500倍液,樂果或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間隔輪換噴灑,以免蚜蟲產生抗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