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
主要為害花穗,從花蒂侵入,引起花腐,濕度大時,病部有白茸毛或生出灰黃色毛狀物,偶見零星黑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2)防治方法:
①與非豆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②采用高畦栽培、合理澆水,嚴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防止濕氣滯留。應及時摘除殘花、病莢,集中深埋或燒毀。
③開花期開始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克露或克抗靈或克霜氰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時可改用69%安克、錳鋅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