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茬番茄,盛果期正值元旦和春節期間。由于這一茬西紅柿種植效益比較高,所以在我國河南、河北、山東等北方省份廣泛種植。   由于秋冬茬番茄結果期正值外界環境變化較大,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導致植株長勢弱,果實發育膨大慢,著色不良,從而影響最終的產量和效益。本期為您介紹秋冬茬番茄的管理技術。 品種選擇與培育壯苗   1.越冬茬番茄一般選用耐寒抗病性強、耐弱光、品質好、能豐產的大果型品種。   2.培育壯苗①用營養土塊或者營養杯育苗;②前期適當的遮陰,防止高溫與強光;③苗床撒施生石灰或者細砂土,防止床面過濕,減少床面蒸發,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④在2~3片展開真葉時,及時噴施葉面保護劑;⑤需要通風時,小風,不放對流風;⑥定植前要進行7天左右低溫、耐旱煉苗。 整地施肥  、俣ㄖ睬10到15天整地施肥。每1/15公頃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m³,氮、磷、鉀復合肥50-60kg,過磷酸鈣150kg,施肥后深耕耙平。   ②土壤殺菌:配合基肥每畝撒入2.5kg 40%五氯硝基苯粉劑進行土壤殺菌處理,深耕30cm,平整土地,使南低北高,落差不超過5~8cm。  、叟矬w熏蒸:施肥整地后,提早10~15天配合藥劑熏蒸,高溫悶棚7天左右。   ④起壟覆蓋地膜:使用起壟覆膜、打孔定植的栽培方式。選用厚度0.01~0.006mm、寬110cm的聚氯乙烯白色塑料薄膜,覆蓋于凹形壟面上,拉直繃展,兩側用土壓緊實。 定植與定植后管理   選擇晴天上午定植。采取大小行方式定植。定植時要讓番茄苗根部與土壤緊密接觸,不留空隙。栽苗深度已子葉露出地表1cm為宜。 定植密度為大行距80~9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畝定植苗3100株左右。   田間管理緩苗期管理定植后10天左右,緩苗還沒有結束以前,一般不澆水、追肥。首先是保溫促緩苗,緩苗后澆暗水,不宜過大,澆后中耕。   開花座果期管理第一果穗開花至拉秧,統稱為開花結果期。三個階段分別經歷外界氣溫由暖轉冷、嚴寒和由冷轉暖過程,各階段技術管理措施不同,區別對待。   溫度管理開花結果初期,經歷嚴寒天氣,極易產生低溫高濕度危害,尤其是造成花柄、果柄的離層產生,導致落花落果。管理重點是防止低溫高濕的危害,有效增溫、保溫和提高開花座果率。   這一期間,室內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2~28℃,夜間保持在12~18℃,夜間最低溫度不低于10℃,短時間內也不能低于8℃。晝夜溫差保持在10℃左右。   光照管理整個開花座果期,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在一年中是最弱的。此階段管理的重點是增加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改善光照分布不勻。管理措施上以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面積、增強陽光進入室內的強度等為主。   濕度管理降低空氣濕度防止低溫高濕。室內溫度25℃左右時,上午10時左右,開頂風口10-20分鐘降濕,風口要小,慢慢開放;室內溫度低的時候,通過堆放生石灰吸濕的物理方法降濕;下午16時以后不要澆水。   水分管理越冬茬番茄生長發育慢,對水分供給不僅要求及時、適量,而且對管理技術要求很高。一般澆水的時間是:每7~10天澆小水,晴天上午9~11時進行。澆水的方法:從凹形地膜壟背中下凹處走暗水,澆小水,水由壟北端流至南端。要求少量多次。   追肥管理本茬口番茄生長發育相對緩慢,營養吸收較多而且吸收較慢,追肥以根部追施為主,輔助進行葉面補充。   每次每畝施用完全腐熟的人糞尿400~500kg,配合過磷酸鈣15kg,硫酸鉀10kg。同時配合葉面施用葉面營養保護劑以及其它葉面肥。還要根據植株與果實的生長發育情況,適當葉面噴施補充硼肥與鉬肥。   ;ū9c疏花疏果在溫室冬季番茄生產過程中,由于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造成植株生長弱,花器發育不良,而引起落花落果現象嚴重。為了提高產量,大多采用通過搖動或振動植株促進花粉受精等人工授粉的方法進行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是保證優質高產的必要技術措施。低溫季節摘心有利于光照和轉色;掰去老葉能夠促進果實著色;適量摘除畸形的、發育不良的花和果實可以避免消耗過多養分。 病蟲害防治   生理性由于不良環境條件和管理不當引起的營養失調常造成西紅柿畸形果、臍腐病、裂果、著色不良等生理性病害。   病理性病理性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灰霉病、青枯病、莖枯病等。   蟲害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蟲、棉蛉蟲等。白粉虱在發生初期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mg/kg與其他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混用噴霧1~2次,間隔7~10天噴1次,還可設黃板誘殺成蟲。蚜蟲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mg/kg加入0.1%洗衣粉進行噴霧,棉鈴蟲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