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蔬菜網】據悉,河南省內黃縣瓜菜種植面積有58.3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2%,農民來自蔬菜產業的年人均收入達4600元,占全縣農民年人均收入的60%,蔬菜已成為內黃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帶動全縣15萬戶農民增收。
深秋時節,行走在豫北蔬菜之鄉—內黃,田野里,一棟棟溫室大棚鱗次櫛比;大棚內,一畦畦綠色蔬菜青翠欲滴;市場上,一輛輛貨車川流不息,交易人員熙熙攘攘……
“今年俺種的這31畝大棚,上半年僅西瓜,就收入35萬元,加上這辣椒、豆角等秋延菜又能收入10多萬元,一年下來收入50萬元沒問題。”11月1日,正在大棚內采摘辣椒的內黃縣東莊鎮渡店村種菜大戶楊運嶺邊說邊伸出五個手指,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在內黃縣,像楊運嶺這樣的種菜大戶還有很多。
內黃縣縣長盧萍說,內黃縣瓜菜種植面積有58.3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2%,農民來自蔬菜產業的年人均收入達4600元,占全縣農民年人均收入的60%,蔬菜已成為內黃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帶動全縣15萬戶農民增收。目前,內黃縣的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品種和交易量均居全省之首,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設施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被第九屆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評為“中國果菜標準化建設十強縣”。
近年來,內黃縣委、縣政府把蔬菜當做一項產業來發展,目前已形成四大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六大露地菜生產基地和四處標準化育苗基地。同時,該縣引進瓜菜新優品種15個,品種覆蓋率達99%以上,新品種推廣和引進走在全省前列。通過政府規劃、金融支持、實施規模化種植、扶持農民合作社、興建加工企業等措施,內黃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內黃縣梁莊鎮廣發瓜果菜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連續6年被安陽市命名為“優秀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合作社擁有各類溫棚2萬畝,年產優質瓜果菜30萬噸,實現產值超億元。在內黃,類似廣發這樣的合作社共有200多家,年交易量達10萬噸,年交易額達10多億元。
內黃果蔬城是該縣的重點招商項目。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1500畝,集物流、倉儲、冷鏈、檢驗檢測、電子結算、綜合管理、數據交換、信息采集發布、電子商務、農產品安全追溯于一體。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農產品年交易量600萬噸,年交易額達100億元,利稅3000余萬元,成為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農產品集散中心。
“內黃蔬菜產業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致富產業。”內黃縣委書記王建國說,“下一步,內黃縣要不斷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提高蔬菜品質,拉長產業鏈條,把內黃蔬菜品牌做大做強,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蔬菜瓜果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