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在今天的小組會議上稱,過去幾年中國經濟數據造假嚴重,這種情況在去年得到了遏制,但造假仍然存在。
“過去幾年搞得有些太高了,現在一下降下來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董大勝引述一位地方官員話稱。去年經濟數據相對真實一點,更接近實際情況。中國造假經濟數據包括GDP增速、財政收入、信貸數據、進出口數據等。
安邦研究團隊調研顯示,在不合理的考核指標下,地方的數據造假不僅是外資,在GDP數據、財稅收入、投資等多個領域都存在造假。比如,不少地方2014年的財稅下滑嚴重,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負增長,但為了面子好看,在統計口徑、比較基礎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還有的地方干脆就直接調數字。
安邦研究團隊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但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考核體系依然沒有改變,這導致了地方政府為完成指標考核而制造出種種虛假亂象。因此,適應經濟新常態需要改變舊的考核體系,否則地方政府種種造假亂象難以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