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最新新聞 |
農資企業要成為服務農民的生力軍
|
發布時間:2015.04.16 新聞來源:山西唯實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記者:在中央5號文件下發20年之后,中共中央國務院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決定出臺。您認為對于傳統農資轉型發展有何指導意義和深遠影響?
李殿平: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對于傳統農資行業來說,將迎來轉型發展的良好機遇。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階段,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深刻變化,農民生產生活需求加速升級,迫切需要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需要多層次、多樣化、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生產生活服務。《決定》明確指出,要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和手段,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對于指導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并對系統農資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提升為農服務實力和水平等方面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記者:《決定》說,2020年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在新形勢下,如何看待這一目標?
李殿平:要實現這個目標任務,需要供銷合作社構建起完整的行業指導體系和以企業為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好比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就農資企業等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來講,要根據這一總體目標,要從傳統的“一買一賣”的流通服務向為農民提供綜合性、社會化服務轉變,努力創新服務模式,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要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通過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和手段、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打造生產服務平臺。要大力推進農資、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金融保險等系列化、專業化、綜合性服務。二是通過拓展城鄉社區服務,打造生活服務平臺,為城鄉居民提供日用消費品、文體娛樂、養老幼教、就業培訓、生態養生、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等服務。
記者:農資流通企業現正值轉型的關鍵期,《決定》提出,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農民生產生活,推動供銷合作社由流通服務向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加快形成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您認為農資公司應在哪些方面拓展服務領域?
李殿平:在新的形勢下,就農資企業來說,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大力拓展服務領域:
一是完善并規范莊稼醫院建設。要積極爭取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著力建設以莊稼醫院為載體的農資科技服務體系,并將莊稼醫院農資科技服務體系納入當地政府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二是提高農技定制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莊稼醫院和農資示范店的作用,積極推行技物結合、技術承包、全程托管服務,促進農業先進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跟蹤服務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定制服務引導銷售,形成按需送貨、因地配肥、因病配藥、統防統治、技術到戶的一條龍模式,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需要。三是強化農資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培養。采用中短期培訓、專項提升等多種方式,培養一大批莊稼醫生等農業技術服務人員;加強對農民、種植大戶的培訓,推廣、示范先進的施肥用藥技術;加快人才培養,有針對性地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起會經營、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此外,符合條件的農資企業,還可以參與創辦中小型銀行的試點,或者開展合作金融、小額信貸、融資租賃、信用擔保等新型業務。
記者:《決定》提出,要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農資公司作為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龍頭企業,您認為應該如何創新,如何提升其服務能力?
李殿平:供銷合作社農資企業作為為農服務的龍頭企業,要積極適應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新常態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的新形勢,在以下幾個方面大力開展服務創新:
一是積極開展農資物聯網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資服務創新。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中國科學院共同執行國家科技部《農資管理與流通智能信息平臺研究與應用示范》科技支撐項目,為開展農資服務創新提供技術基礎研究及示范探索。二是大力推廣大田托管等服務模式。由供銷合作社農資企業牽頭發起,積極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服務模式,形成以定制服務引導銷售,按需送貨、因地配肥、技術到戶的一條龍服務模式。供銷合作社農資企業還在條件成熟省份、糧食主產區省份加速實施航空植保體系建設。二是植保外包服務模式。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專業技術企業及團隊為出口蔬菜及水果生產提供精準肥藥施用方案,按出口對象國的農殘標準開展技術服務,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實施農資科技規模化服務。以黑龍江“克山模式”為例,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將土地入股,由大豆專業合作社統一耕種和管理,以土地集約化和農資服務規模化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經營,實現了化肥農藥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四是積極參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供銷合作社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實施高效農資利用項目,依托莊稼醫院、農資配送中心,推廣使用高效肥、有機肥、低殘留農藥、高標準農膜等,開展殘膜回收。
記者:《決定》提出要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資公司是否有優勢領辦?如何領辦?
李殿平:農資企業具有農資流通網絡、倉儲設施、熟悉市場等軟硬件方面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農資流通網絡一網多用、雙向流通的功能,積極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辦及創辦。
農資企業可以通過出資入股、農資科技服務帶動等多種方式,發展以農資科技服務為導向的農民合作社,實現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要從過去單一提供產品向提供全程綜合服務轉變從賺取農資差價的中間商成為農業產業鏈條中的物流商和服務商成為農業生產的綜合服務商,與農民真正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要積極引導農民合作社參與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化經營,提高農資綜合服務水平和效率。
記者:《決定》提出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尤其要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您認為農資公司應在哪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真正做大做強,以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和為農服務實力?
李殿平:農資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引進社會資本、戰略投資者、IPO上市等投融資及資本運作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嘗試,鼓勵采用網絡及資源整合、業務合作等多種方式,推動農資企業進行機制體制創新,激發企業為農服務的活力。推行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全新的用人機制,實行按股份、生產要素、貢獻大小等分配的多種分配形式,也可采取年薪制、期權激勵等形式,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農資企業只有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形成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步伐,增強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才能不斷做大做強,培育和發展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在為農服務中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張高科) |
|
|
|
|
|
關于我們 |
合作單位 |
聯系我們 |
|
|
聯系電話:0351-6653976、3866589
農化服務熱線:4000-067-063
公司地址:太原市 萬柏林區 長風西街66號 3幢4單元2302號
微信公眾號:sxwish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