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我們村的wifi,你想吃什么,玩什么就都知道啦!”拿著記者的手機,海南瓊海市大路鎮亭子坡村的王小岸大姐熟練地連接上了無線互聯網。她說,今年政府剛搭建的無線網絡不光讓村民們免費使用,還讓外地游客在登陸時能迅速了解這個小鎮。
據當地干部介紹,大路鎮至今已有約600年歷史,積淀了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是海南農業重鎮。這里耕地4.6萬畝,土地肥沃,主要種植糧食以及橡膠、胡椒、檳榔等作物,百姓生活一直比較富足。
大路鎮鎮委委員陳明緒說,隨著近幾年橡膠價格走低,農業生產成本不斷走高,這個傳統農耕小鎮的大多數農民都面臨著收益下降的問題,農產品滯銷也時有發生,這讓鎮里的干部心急又無奈。
“很多地方試水‘互聯網+農業’讓我們看到了農業農村轉型的希望。”大路鎮鎮委書記王雄說,大路鎮不光有叫得響的品牌農產品,如生態大米、蓮霧、番石榴、牛肉等,還有獨具特色的農耕風情小鎮,通過“互聯網+農業”這種最直接、最便捷、最節約的方式能讓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也能讓農耕小鎮的品牌效應轉變成經濟效應。
今年,海南省在全省各市縣開展互聯網農業小鎮試點建設工作,大路鎮成為全省第四個試點鄉鎮。按照建設目標,大路鎮將以鎮帶村,村鎮融合,實施“優質高效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創意休閑農業”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借助百兆光纖的普及和推廣,改變傳統村莊的生產、生活方式,培育一代新農民,徹底改變村容村貌和鎮容鎮貌。
“互聯網農業小鎮首先要讓農民‘觸網’。”王雄說,亭子坡村是全鎮“互聯網+休閑農旅體驗”的示范點,這個村全域實現光纖入戶和wifi網絡免費覆蓋,游客進入該村就能免費連接網絡,自動鏈接打開大路鎮農旅商網,了解到大路鎮的歷史人文、鎮墟新貌、鄉村旅游資源、特色農產品等等。王小岸在亭子坡村頭開了一家農家樂,游客絡繹不絕。她不僅給客人推薦當地美食,還會教游客連接無線網絡,把自家店通過社交軟件宣傳出去。
大路鎮的傳統美食粽子也沾了互聯網的光,聲名鵲起。大路鎮鄉土糧粽子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平告訴記者,借助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推介,今年端午節期間粽子銷售了15萬個,是往年銷量的3倍,其中有5000個搭上了電商快車,走出海南島。
在大路鎮可隨處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變化。鎮上新建的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里,不少游客進店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下訂單訂購農產品;鎮村干部和農戶通過手機可第一時間將農情和供求信息上傳至大路農旅商網,廣泛傳播……
王雄坦承,目前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初具雛形,今后很多困難已可以預見:農民“觸網”意識不強、物流網絡不發達、配送體系不健全、農村電商人才缺乏……“三農”借助互聯網轉型升級不會一蹴而就。
目前,大路鎮已組織了兩期“互聯網+農業”相關知識的培訓,重點針對鎮村干部和農村青年、回鄉創業者以及大學畢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