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農技部門出技術肥料試驗配方施肥種芥菜
|
發布時間:2015.11.23 新聞來源:山西唯實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晚稻剛收割完畢,冬種緊接著又忙開了。在龍門縣龍江鎮隔朗村,芥菜已陸續下地生根長葉。記者獲悉,今年該村的冬種芥菜首次用上了配方施肥技術。 包心芥菜60天即可采收,畝純收益可達3000元 隔朗村是遠近聞名的“芥菜村”,村民多年來已形成冬種芥菜的傳統。近日下午記者在村里看到,田野里幾乎都種上了芥菜,遠望去已是綠油油一片。 “我們種的都是包心芥菜,種得早的已有20多天。再過個把月,也就是冬至前后就可以采收。”村民陳球新說。陳球新是隔朗村的芥菜大戶,他一家就種了10多畝地。他說,包心芥菜生長快產量也高,畝產平均有1.2萬斤左右,按鮮菜田頭收購價4毛錢一斤算,一畝地純收入可達3000元以上,效益相當可觀。 陳球新說,冬種芥菜對隔朗村人來說,是每年必做的“例牌”,有勞動力的就自己種,缺勞動力的就租給別人種,總之地是不會荒著的。所種的包心芥菜,是村民們一大收入來源,也是村子一張最閃亮的名片。 行情不好菜賤傷農,村企合作建起加工基地 芥菜由于長得快,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而我市冬天的氣候往往干旱少雨,村民們說,以前澆水是冬種芥菜面臨的大難題。不過前些年,村里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灌溉難題已得到解決。 記者看到,地頭已修建了筆直寬敞的機耕路和三面光水渠,盡管近期天氣持續晴朗已久未下雨,水渠中還是有充足而清澈的水流供應。村民們澆水、施肥,用瓢或桶從灌渠中舀就行,非常方便。 菜種出來了還得市場給力,才能得到好收成。而菜賤傷農的痛苦經歷,隔朗村村民們深有體會,行情不好的時候,售價還抵不上成本,芥菜爛在地頭都沒人要。為降低菜價波動帶來的風險,隔朗村也想出了招數。跟龍頭企業合作在當地興建加工基地,目前已經正式投產,加工能力有200余萬噸。 芥菜葉片遭蟲咬,農技人員田頭問診 如今芥菜不光在隔朗村和龍江鎮,在整個龍門縣都已成為冬種的主打作物。龍門縣今年計劃冬種面積6.8萬畝,其中芥菜計劃種植面積為3萬畝,占了幾近半壁江山。 芥菜產量高,但也容易生蟲害。一些芥菜鮮嫩的葉片上,密密麻麻布滿小孔。菜農介紹說,那都是被蟲咬的。那些蟲子相當厲害,如果不及時控制住,芥菜葉片千瘡百孔,賣的時候就沒人要了。 “這是菜蛾子和跳虱蟲咬的,可以買些低毒藥噴殺,也可以裝幾盞滅蚊燈。”芥菜的遭蟲害現象引起了農技人員注意,記者采訪時看到,龍江鎮農技推廣站站長張偉軍,正在地里幫陳球新等菜農查看蟲害情況,現場指導防病除蟲。 開辟配方施肥試驗田,農技部門免費提供技術和肥料 隔朗村這一造冬種芥菜,還出現了一個新現象:那就是村民們開始改變過去單純靠經驗種菜的做法,首次嘗試采用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 村里有一片菜地跟別處與眾不同,地里種的也是包心芥菜,但每一壟都立了一塊牌子,牌子上寫了不同的標號。原來這里正是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耕種的試驗田。測土配方施肥就是針對土壤狀況和作物的需求,精確施肥科學施肥,該技術經多地和多種作物示范應用顯示,這樣做既能保護土壤又能節本增效。 隨著包心芥菜的種植規模日益壯大,逐漸成為龍門農業產業一大特色品種,該縣農技推廣部門也加大了對芥菜種植的扶持力度。“這塊試驗田是我們搞的,地和菜都歸村民自己所有,我們免費提供技術和肥料。”縣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說,今年他們也是首次對芥菜開展配方肥效試驗,如效果不錯明年就會大面積推廣。 |
|
|
|
|
|
關于我們 |
合作單位 |
聯系我們 |
|
|
聯系電話:0351-6653976、3866589
農化服務熱線:4000-067-063
公司地址:太原市 萬柏林區 長風西街66號 3幢4單元2302號
微信公眾號:sxwish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