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進口鉀“豪”放12億紅包
|
發布時間:2016.02.22 新聞來源:山西唯實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往年除夕看春晚,今年苦練一指禪。在2016春節的紅包大戰中,盡管支付寶、微信和QQ等平臺半小時左右就來一次“比武大會”,可惜很多人的一指禪都快練到登峰造極的戳穿手機的程度了,最終也只搶到了幾塊錢。搶紅包游戲玩罷,還是要努力工作。不經意間發現,原來咱們鉀肥圈也土豪了一把,“豪”放了12億紅包! 目前進口氯化鉀港存約300萬噸,這些都是舊大合同下進口的,按照315美元返利20美元的價格計算,再考慮到增值稅,其成本價約2300元/噸,而春節歸來后港口紅鉀低端價格已跌至1900元/噸,簡單算一算,這就是我所謂的12億紅包了。12億是什么樣的概念呢?鹽湖鉀肥作為國產鉀的龍頭,2015年其氯化鉀產量超過500萬噸,占據國內市場的近半壁江山,而據其財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歸屬凈利潤為5.42億元,其2014年全年的歸屬凈利潤也僅為13億元。所以,這個紅包大吧? 上面提過了發紅包的是進口商,在這里就不糾結具體都有何人了。那么,是誰搶到了這個大紅包呢?有人說“手氣最佳”的應是國外廠商,比如Canpotex和BPC;有人說“手氣最佳”的應是廣大農民,因為外商只是“賺”到了這12億,但是畢竟鉀肥價格是整體下行,競爭關系下國產鉀價格也較之前大幅下滑,所以鉀肥降價后農民得到的實惠無疑是最大的;還有人質疑,國際肥市不佳,巨頭紛紛限產甚至裁員,而國內糧價也在下行,經濟作物的行情也大都不景氣,所以這12億紅包似乎誰都沒撈到。看來想糾結一下誰搶到了這個大紅包,也不太好如意啦。 其實筆者想寫的本就不是什么紅包,而是悲催的鉀肥市場(剛又聽聞,某大企業做后市預測報告,里面對新大合同的預期價格已經跌至200美元/噸到岸,就算是這個價格指的是返利后的最低成本價,核算下來與當前市場的價格相比也有著很明顯的差價,那么所謂的12億,也許就會變成15億、18億了。但注意,上述也只是片面的預測,暫時并無實際事件指向大合同可能以如此低價簽訂,請勿錯傳): 首先,提醒下游注意,氯化鉀價格可能仍會有較明顯的回落空間。 其次,氯化鉀價格硬著陸會挫傷進口和生產積極性,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幫助適當緩沖。 第三,賣方主體應化壓力為動力,積極借機重新布置鉀肥市場格局。 本文到此結束,不是虎頭蛇尾,而是議題不小,難以三言兩語敘說明白。鉀肥市場的困境是擺在所有鉀肥人面前的大問題,大家還要齊心協力,建言獻策,共渡難關! |
|
|
|
|
|
關于我們 |
合作單位 |
聯系我們 |
|
|
聯系電話:0351-6653976、3866589
農化服務熱線:4000-067-063
公司地址:太原市 萬柏林區 長風西街66號 3幢4單元2302號
微信公眾號:sxwish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