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烏梁素海南岸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考察調研。他強調,河套地區條件得天獨厚,雖然不缺水,但也要節約水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和節水產業,不能搞大水漫灌?倳浀闹匾甘揪駷樯钊胪七M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集成節水增糧新路徑協同實現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烏梁素海南岸現代農業示范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核心區面積近4000畝,輻射帶動面積5800畝。園區在國家、自治區、市、旗等四級農技推廣部門和有關科研院所技術支持下,以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展示為手段,探索河套灌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園區共設置玉米密植高產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區、玉米全覆膜節水種植示范區等12個片區,各片區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廣應用控水降耗、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膜提效“四控”技術體系。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6月7日,唐仁健部長主持召開農業農村部黨組會議,指出要抓好農業深度節水,結合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集中打造一批節水增糧推進縣,引領發展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全國農技中心立足主責主業,按照部黨組決策部署,圍繞《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促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組織調查研究,及時發布《2023年節水增糧推進縣建設技術方案》《玉米水肥一體化單產提升技術方案》等技術文件,在黃河流域9省(區)和河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及安徽淮北、江蘇蘇北等干旱缺水地區開展節水增糧推進縣建設。圍繞旱耕地集雨保墑強保障、多措并舉提單產,水澆地節水灌溉提效率、水肥一體創高產,每。▍^、市)創建3個以上示范縣,每縣打造10個千畝方和1個萬畝片,大力推廣滴灌、淺埋滴灌、地埋伸縮式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實現示范區糧食單產比當地平均水平提高15%,水分生產力提高20%。
聚焦河套灌區高效用水和糧油增產,全國農技中心聯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在烏梁素海南岸現代農業示范園重點示范推廣了智慧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田間數據采集、遠程控制等現代科技手段,實時掌握作物生長發育狀況,將傳統農業生產中僅靠經驗的大水漫灌、人工撒肥,轉變成科學的水肥耦合和因需調控,農民在地頭就可通過按鈕管控田間電磁閥進行灌水施肥,每畝每年實現節約人工成本40元,節水80-200方(減少20%以上),省肥3.5公斤(折純量、減少10%以上),主要作物較對照區增產15%以上,節水減肥、節本增效作用進一步凸顯,帶動地方形成了高效用水、增糧增效新格局,為河套灌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