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世界共享!5月17日,2023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在廣州從化成功舉行。廣東相關部門、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海外粵商會、企業、涉農科研院校、金融機構等中外各方代表參會。
自2019年首次舉辦推動廣東荔枝成功“出海”,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已經成為向世界推介優勢特色農產品的重要載體與窗口。近年來,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打響了廣東荔枝的海外知名度,乘“一帶一路”倡議和RCEP東風,廣東荔枝加快了出海步伐。
“甜蜜使者”廣交全球朋友圈
“賣——荔——枝——”由小紅豆藝術團小演員表演的傳統廣東粵劇《荔枝頌》拉開了2023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帷幕。廣東荔枝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中國荔枝主產區,廣東荔枝產量和面積超過全國一半,占世界荔枝三分之一。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考察時指出,發展荔枝種植有特色有優勢,是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農村特色產業前景廣闊。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透露了一組“甜蜜數字”:2022年,廣東農產品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排名全國第一。其中,廣東特色水果鮮荔枝出口到1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1.7億元,占全國荔枝出口比重59.4%;出口量8097噸,占全國荔枝出口比重55.7%。今年一季度,廣東省農產品出口延續良好增長態勢,出口284.2億元,同比增長35.2%。這兩份成績單讓人欣喜,而更令人振奮的是,剛進入5月,湛江、茂名、廣州等地出口荔枝開始陸續發車發船。
廣州市從化區委副書記、區長趙龍介紹,荔枝是廣州從化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2022年全區荔枝銷售額超10億元,其中出口荔枝1465噸,出口金額9050萬元,出口量排名全省前三。目前從化荔枝產業初步形成了“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發展態勢和格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從化錢崗糯米糍、從化荔枝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流溪紅荔、流溪桂味、溫泉雙殼槐枝等明星品種深受市場歡迎。
“我們十分喜愛這顆美味、安全的嶺南佳果!廣東荔枝不僅有味,還有文化,為廣東荔枝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品牌力量。”巴拿馬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葉明明表示,農業是中國、巴拿馬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中巴兩國農貿等交流日益升溫:2022年,巴拿馬對華出口牛肉、咖啡、魚粉和魚油等眾多特色優勢農產品,而中國也給巴拿馬送去嶺南珍果——廣東荔枝。
隨著出口能力提升,廣東荔枝的國際朋友圈也越來越廣,出口版圖擴展到全球六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東荔枝變身“甜蜜使者”,在各國粵商會的支持與努力下,不斷連結海外消費者。活動現場,美國粵商會、俄羅斯粵商會、拉脫維亞粵商會、尼泊爾粵商會及吉爾吉斯斯坦粵商會等5家境外粵商會進行了“廣東荔枝文化海外傳播中心”授牌。從“致富果”到“國際果”,來自孟加拉、格魯吉亞、委內瑞拉等國際友人點贊廣東荔枝,并正式啟動全球亮屏。
“七個好”持續發力荔枝出口
“今年年初我們參加了德國柏林果蔬展等多個國際果蔬展會,廣東荔枝受到了很多海外客戶的關注,他們一開口是就問是不是廣東的荔枝。”廣東中荔農業集團董事長陳耀華表示,這有賴于多年來省農業農村廳對廣東荔枝的全球宣傳推廣指導,打開了廣東荔枝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廣東荔枝享譽海內外,對海外荔枝營銷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透露,今年年初就已獲得意向訂單比往年增長30%以上。
活動現場進行了廣東荔枝出口全產業鏈合作簽約等產銷對接及品牌營銷活動。
廣東荔枝出口開門紅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廣州增城2.2噸“三月紅”荔枝飛往歐洲;廉江42噸貨值153萬元的新鮮荔枝發車赴美;有茂名出口公司已接到荔枝出口訂單超百噸;RCEP廣東高州荔枝龍眼國際采購中心今年將正式投入運作……
廣東荔枝的出口成績來之不易,其中離不開這“七個好”——
一是出口基地建設得好。今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評選出新一輪廣東省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把好出海源頭關。
二是龍頭企業培育得好。培育了中荔集團、澤豐園、華隆果菜等一批出海農業領軍企業,龍頭帶動效益顯著提升。
三是貿服體系集成得好。通過集聚資源要素,推動廣東農業產業鏈延伸,促進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
四是國際推廣組織得好。持續舉辦廣東農產品全球分享品鑒、荔枝絲路行、國內外城市地標大屏亮屏推介等活動。
五是示范人才培育得好。培樹了“荔枝出口大王”陳耀華、“鴿子大王”唐展曜、“蘑菇姐姐”黃清華、“貢柑妺妹”陳慧等一批農業國際化領軍人物,形成了廣東農產品出海的“雁陣”。
六是工作部門合作得好。農業農村、海關、外事、商務、貿促等多部門相互合作,集中力量打造“全球果”。
七是國際友人支持得好。廣東在海外有一幫“粉絲”,還有一批“國際推廣大使”,“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有荔枝甜蜜,則山海不遠。“我在廣州出生長大,后來由于事業到了大洋彼岸。美國不種荔枝,但我們北美華人其實很需要故鄉的味道。”美國粵商會會長張鐵流說,這些年來他一直很想將這顆嶺南佳果之王推往美國市場。隨著國內企業、高校相繼攻克荔枝保鮮和物流技術,眼下終于成功讓廣東荔枝飄香北美。“當廣東荔枝第一次到達美國的時候,我們看到會場上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大盤荔枝,讓每一個家鄉人都激動不已。”直到現在,張鐵流還能記得當時的感動。
荔枝保鮮全鏈集成技術突破
產量有保證,保鮮有突破,《荔枝保鮮全鏈集成技術2023版》在活動上正式發布。除了鮮荔枝可以快速運達全球之外,目前廣東荔枝行業還在研發超低溫冷凍鎖鮮技術,正解決荔枝出口保鮮和檢疫等瓶頸問題,將荔枝打造成為全年出口供應產品。
廣州市從化華隆果菜保鮮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建忠介紹,經過了多年研究,目前公司和多個科研單位聯合攻關的荔枝超低溫冷凍鎖鮮技術取得創新突破。應用這項技術后,可以成功地將季節性上市的荔枝冷凍保鮮,保鮮期達一年,突破了荔枝冷鏈保鮮期難以超過40天的難題。
“今年我們將在廣州從化正式投入生產,首期年產量約為3000噸。”歐陽建忠告訴記者,這項新技術保存了新鮮荔枝的顏色和風味,既可用于全年鮮果銷售又可用于全年加工生產的原料供應,推進了荔枝“果變汁、果變干、果變粉”等大健康產品規模生產,大幅提升荔枝產業鏈產出效益。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吃荔枝的歷史故事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日本株式會社日光商事董事長蘇建勝告訴記者,以前日本主要進口的是冷凍荔枝,隨著90年代后期開始新鮮荔枝進入日本,越來越多日本消費者了解到冷凍和新鮮荔枝的差異,新鮮荔枝在日本的市場正在迅速擴大,尤其是品質優良的廣東新鮮荔枝更受年輕女性的追捧。目前,日本能買到的新鮮荔枝95%以上來自中國。
研發荔枝包裝保鮮技術的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副院長肖乃玉介紹,從包裝材料的角度解決保鮮,是用工業思維賦能荔枝保鮮。專項產研團隊研發的量子休眠新材料技術,是基于荔枝腐敗的機制機理研發的,通過調控荔枝的生理活性,打造全新的荔枝保鮮包裝綜合解決方案。“實現物流電商1-6天的常溫運輸;與冷藏技術協同,能實現荔枝40~50天的靜態錯季保鮮。”肖乃玉表示。
2023廣東荔枝絲路行活動在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指導下,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廣州、惠州、汕尾、東莞、陽江、茂名、湛江、揭陽、云浮相關負責同志,海外粵商會代表,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代表,企業代表,涉農科研院校、金融機構代表近200人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