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 
                            
                              
                                | 退出首超新增 氮肥業去產能現拐點 |  
          | 發布時間:2016.03.08    新聞來源:山西唯實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  
          | “氮肥退出產能在2015年首次超過新增產能,產能變化的拐點出現。”3月1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廈門召開的2016年春季氮肥市場形勢分析會上這樣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合成氨新增產能238萬噸,退出產能580萬噸;尿素新增390萬噸,退出394萬噸;碳銨退出1670萬噸,無新增。2015年氮肥全行業虧損31.3億元,較2014年的56.6億元虧損有所收窄。受優惠政策取消、市場低迷影響,關閉退出的氮肥企業數量增多,氮肥行業去產能進程加快,2015年共退出氮肥企業86家。
 顧宗勤認為,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今年氮肥市場需求和市場環境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逐步深化也將發生深刻變化,行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空間,企業應抓住機遇,主動作為。“盡管2015年氮肥行業整體形勢不好,但河南心連心、河南駿化、四川美豐、中鹽紅四方、山東聯盟等企業通過加大氮肥新產品開發力度、創新營銷模式,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顧宗勤說。
 氮肥行業已經在實施供給側改革,產能結構、產品結構、原料結構等結構調整成為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方向。“當前我國氮肥行業正處于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企業要抓住國家供給側改革的難得機遇,積極爭取產能退出的有利政策,加快‘去產能’和產品結構升級,積極發展增值尿素和增值復合肥、穩定性肥料、尿素硝銨溶液和液體復合肥等。加強國際貿易人才隊伍建設,借力‘一帶一路’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顧宗勤說。
 農業供給側改革也給單質肥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鄭州大學劉春雄教授認為,隨著農業規模經營的發展,肥料復合化率可能出現逆轉,以尿素為代表的單質肥迎來機遇。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對此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未來大田作物施肥將以BB肥為主、復合肥為輔,這對單質肥生產企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他特別建議肥料行業要對傳統尿素產品開展增值改性,使產品更具競爭力。
 會上,河南心連心、中鹽紅四方、秦皇島五弦維愛、青島海力源、四川美豐、山東聯盟化工等企業與300余名會議代表,分享了氮肥新產品推廣及品牌建設的經驗。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 | 合作單位 | 聯系我們 |  
                  |  |  | 
                      
                        | 聯系電話:0351-6653976、3866589 農化服務熱線:4000-067-063
 公司地址:太原市 萬柏林區 長風西街66號 3幢4單元2302號
 微信公眾號:sxwish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