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秋季化肥市場進入收尾階段,雖然尿素價格大幅上漲,磷肥、鉀肥價格變化不大,復合肥成本支撐較強,但是截至目前多數復合肥企業報價維穩,據中肥網了解,全國范圍內45%氯基/硫基通用復合肥的主流出廠報價分別為2970-3050元和3150-3300元(噸價,下同),僅部分企業取消了前期優惠,并未出現明顯的調漲跡象,整體穩價意愿占主導。
春季市場至今,相比原料行情,復合肥市場反應始終不快,在成本不斷拉漲的前提下,復合肥企業“被迫”上調報價,整體幅度同比上漲了千元左右,然而,終端市場銷售倒掛現象居多,批發、零售價格并未很好地與上游出廠價格接軌,導致市場氣氛長時間不溫不火。原料漲價看似更加“容易”,復合肥價格為什么總是缺乏上調的動力呢?
首先,下游需求不盡人意。除了原料成本支撐以外,復合肥行情的好壞更加依賴于下游需求的出現。作為收尾季節,秋季市場被人們寄予厚望,不過事與愿違,自企業預收開始以來,下游需求表現一般,原因一是復合肥價格漲幅過大,基層抵觸高價心理濃厚,經銷商庫存很難消化,補貨活動相對緩慢;原因二是天氣因素影響頗深,從河南洪澇到山西秋汛,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不僅使得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而且部分地區秋播活動也因此延后,基層種植積極性減弱。
其次,上游供應影響有限。據中肥網了解,截至本周末全國范圍內大型復合肥工廠的整體開工率在30%左右,連續幾周呈現回落趨勢,原因一是季節需求掃尾,部分工廠庫存壓力較大,不得不主動減負荷消化庫存;原因二是原料價格過高,工廠采購壓力加大,在前期原料庫存尚有剩余的情況下,不敢貿然進行補倉。早前對于補貨階段局部貨源緊張的猜測,或許已經“不攻自破”,主要是由于復合肥供應本就過剩,市場競爭逐年加劇,傳統品牌優勢不再明顯,基層的選擇更多。
最后,冬儲季節跨度較長。以東北、西北等地區為例,冬儲復合肥貨物通常將在第二年春季進行銷售,自上游企業啟動預收至下游季節需求釋放,整體時間跨度接近半年,化肥行情的不確定性增加。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告顯示,對涉及出口化肥的29個10位海關商品編號增設海關監管條件“B”,海關對相關商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自2021年10月15日起實施。法檢政策落地,國內化肥市場心態發生變化,未來化肥行情如何發展需謹慎看待。
綜上,局部秋季市場延后,零星補貨需求或持續至月底,冬儲復合肥市場暫處醞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