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化肥市場正如火如荼的推進著,氮、磷、鉀和復合肥各有各的精彩,尿素價格漲了又落,一個印標就可以炒一個月;氯化鉀大合同也只簽了一個國家,近期62%白粉高端報價更是高達2400元(噸價,下同);復合肥市場信心不足,縱使原料成本不斷上行,批發價格也難以上行。一向強勢的二銨更是在批發市場啟動后出現了倒掛的現象,還不是局部地區的個別現象,從西北市場到東北市場主流批發價格均低于廠家的到站報價,倒掛現象如此嚴重,二銨崩盤在即?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二銨批發價格倒掛的原因。原因一,備貨成本較低。新年假期過后二銨報價大漲400元,以黑龍江地區64%二銨為例,從年前最高的3000元左右的到站報價漲到年后的3400-3450元。可目前經銷商手中的貨源多為年前采購,部分代理商的備貨成本甚至更低,所以即使目前的主流批發價低于當下的廠家到站報價,對于多數代理商來講銷售二銨仍是有利可圖的。原因二,下游心態不一。雖然大家備貨成本較低,但目前的批發價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游經銷商不同的心態。二銨作為一種季節性較強的商品,在市場周期的尾聲出現降價的情況是可以預料的,部分出貨速度較慢的經銷商為避免庫存積壓會適當降低報價。
工廠供應偏緊,待發訂單較多,國際市場需求較好。國內春季化肥市場對二銨的需求陸續釋放,多數工廠自2月份開始優先供應國內訂單,目前市場到貨量已能基本滿足前期的流通需求,剩余的待發訂單也在加緊生產中。國際市場需求較好,二銨出口價格走高已是老生常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也開始有部分人唱衰4月下旬以后的出口市場,國內價格也將受到波及,可筆者卻持相反的態度。看衰者認為隨著國內春季市場的結束,出口數量增加,離岸價格也會下滑,對國內市場的支撐就會不足,下游銷售的信心也會大受打擊。可不能只看供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國內相對較低的庫存就是潛在的需求,即使我國二銨離岸價不能維持住目前560-570美元的高價,以今年的國際形勢挺在500美元以上也不成問題,折算成人民幣也是3250元,這樣的價格對國內會沒有支撐?
綜上,批發市場上二銨的倒掛現象,只是因為前期低價貨源較多,并不是行情不好的表現,但因為復合肥等替代產品相對較低的價格,春季市場二銨想要繼續推高的可能性也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