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化肥市場的大事件可謂是一件接著一件,磷復肥會議的成功舉行,印度尿素中標價格的公布,放在平時都能對國內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的時間,如今卻反響平平。印度方面公布的中標價格折算到中國離岸價僅為270美元(噸價,下同),考慮到港雜、匯率和運費因素,這一價格比我國北方企業的現行出廠價底了70-80元,印度招標一下子從利多轉為利空。磷復肥會議之前二銨工廠信心滿滿的準備上調報價,可會議已經結束了好幾天,市場報價仍未改變,二銨還能漲嗎?漲不了會不會馬上就掉?
首先,前期訂貨未到。筆者在前幾篇文章中一直把企業待發量較大作為二銨價位的利多因素闡述,但凡事都有兩個方面,較多的待發量意味著下游市場到貨量不足。對于多數下游經銷商來講前期低價訂單尚未到位,繼續采購高價二銨會讓自身的經營增加,為了規避風險放緩采購節奏就是必然的選擇。據中國化肥網調查了解,部分經銷商訂貨量已占到春季銷售總量的六成左右,但到貨量尚僅在兩成左右。下游市場需求仍存,但要釋放這部分需求,除了增加市場到貨量外,企業還要讓下游看見更多的利多因素。
其次,原料價格走低,成本支撐減弱。磷復肥會議前夕,硫磺價格就像按著劇本的表演的演員一樣不斷攀升,可好景不長會議一結束長江港顆粒硫磺每噸報價就下調了10元,下游買方也多持幣觀望或低價試探為主,硫磺價格后期恐將繼續走低。液氨主流價格與前期相比有所回落,尤其以二銨的主產區湖北為甚,當地液氨主流承兌出廠報價2750-2830元左右,成交均可談,高端報價個別空間可達100元。原料價格的回落讓二銨生產成本走低,企業利潤空間增大,短期內生產成本難以對二銨價格上漲提供助力。
最后,復合肥價格攀升,二銨企業壓力較少。雖然前期復合肥定價較低,但隨著原料成本增加和下游剛需的釋放,多數地區復合肥價格呈上漲態勢,且普遍漲幅在100元以上,企業方面挺價意愿強烈。競品肥種的價格上升,無疑會有利于二銨的市場表現。前文提到市場到貨量不足,下游經銷商繼續拿貨和賭漲的心態減弱,但這也側面證實了廠家待發量較多的事實。受秋季市場國際需求較好影響,國內二銨工廠在進入冬儲市場時幾乎毫無庫存壓力,在前期低價收款過后,多數企業待發量以排至明年1月份,企業方面暫無銷售壓力,市場因而陷入短暫的僵持狀態。
綜上,尿素廠家希望通過印標穩定市場的愿望已成空想,二銨市場因種種原因陷入僵局,但穩中向好的局面并沒有改變,短期內二銨掉價的可能性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