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土傳病害,土壤鹽漬化等問題的日益嚴重,因此,改善改善施肥結構、改進施肥方式,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尤為重要。
1、針對土壤特性選擇肥料。中國各地區的土壤類型差異很大,南方地區的紅壤、磚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施用磷肥宜用偏堿性的鈣鎂磷肥;北方土壤黑鈣土、栗鈣土、灰鈣土、褐土等多呈堿性,施用磷肥宜用偏酸性的過磷酸鈣;連續施肥多年的大棚、老菜田一般呈逐步酸化趨勢,且鈣鎂元素缺乏,磷肥宜選用偏堿性的鈣鎂磷肥、磷礦粉等,既可調節土壤酸度,又可供應鈣鎂元素;有鹽漬化特征的堿土、鹽土,尤其是濱海鹽土,可以施用磷石膏,施用鉀肥宜選用硫酸鉀。
2、針對植物營養特性選擇肥料。植物種類、品種不同對養分需求不同,同一植物品種不同生育期、不同產量水平對養分需求數量和比例不同;不同植物對養分種類有特殊反應;不同植物對養分吸收利用能力也有差異,選擇化肥品種應根據作物營養特點來科學選擇。據研究,銨態氮肥與硝態氮肥對蔬菜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一般蔬菜是喜硝態氮的作物,氮肥宜選用硝酸銨、硝酸鈣等;鱗莖類蔬菜對硫肥,可以選用含硫較多的肥料,如過磷酸鈣、硫酸鎂、硫酸鉀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對硼肥比較敏感,宜選用含硼較多的硼酸、硼砂等;鮮食性的瓜菜如西瓜、甜瓜以及茶葉等對氯毒害敏感,一般不宜選用氯化銨、氯化鉀等等含氯化肥;大白菜、番茄等易出現缺鈣癥狀(干燒心、蒂腐病等),宜用含有效鈣較多的過磷酸鈣和硝酸鈣;水果、茶葉則需要大量的有機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