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農業生產中,過量注重使用無機肥料,輕視有機肥的使用,使得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形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酸、瘦、饞、雜、臟、咸、板。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有機質品質老化、活性降低、更新速度慢,作用減弱;土壤中養分:氮、磷、鉀之間不平衡,氮、磷、鉀與中微量養分之間不平衡,中微量養分缺乏或被土壤固定。有機無機粘粒復合膠體,各營養元素處于高分子整合態,吸附解析,釋放均衡高效,養分、水分隨用隨取,使土壤穩、勻、足、適的對植物供應水、肥、氣、熱。土壤中水、氣共占一個空間,二者很容易出現矛盾,造成土壤板結植物根系生長受阻;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養分不平衡加劇,蔬菜生理病害增多。
"板結"主要原因:
1、有機質低緩沖性差,2、土壤結構破壞化肥,3、大水漫灌,4、無深耕細作;危害:1、不透氣水份低,2、保水保肥性差,3、根系生長受阻。
當前土壤耕層存在的問題:
土壤耕層變淺,犁底層上移、加厚,影響降水潛入土壤深層、阻止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滴和根系對深層土壤水份的吸收利用。原因:耕層變淺,犁底層加重,活土量減少,土壤結構變差,生產能力下降。有機無機粘粒復合膠體是土壤團粒體的重要膠結劑,在鈣離子的作用下,能夠形成穩定性團粒結構,調節水氣熱平衡,使土壤變得疏松通氣保暖,更具有保濕保溫性能;超濃度高效的有機無機復合膠體金利,報酬遞減并威脅環境。
我國土地施肥存在的問題是:
重數量、輕質量、重無機、輕有機,造就化肥增產效果逐漸降低;氮肥平均利用率為30%~35%,磷肥平均利用率為10%~20%,鉀肥平均利用率為35%~50%;發達國家氮磷鉀肥利用率均達到50%左右。土壤酸化滋生真菌,青枯根、腐根、腫病、線蟲害加重;氫離子對吸收其它陽離子生產拮抗作用,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壤板結,各種離子大量析出對作物產毒害作用。優勢微生物具有:土壤抗性,物質轉化,土壤健康,環境容量,養分循環,緩沖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