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包頭東河區沙爾沁鎮莎木佳村千畝辣椒種植示范基地,西側處理區的辣椒植株較東側對照區的長勢粗壯、顏色深綠,據農技人員介紹,處理區的辣椒已封壟,馬上進入成熟期,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強烈的對比,主要得益于微生態制劑在科學種田中的使用。
所謂微生態制劑,就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主要作用就是調節植物的生理狀況,土壤酸堿度、生態環境等。為進一步推進化肥減量提效、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從2013年開始,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示范。2015年,在包頭市固陽縣、達茂旗、九原區、土右旗等地大面積開展了不同作物微態制劑的推廣示范。
“我們是第一次用微生態制劑,到目前為止,通過對比實驗,發現辣椒、西紅柿、黃瓜等農作物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病蟲害減少了。尤其是辣椒、黃瓜,病蟲害大幅下降,幾乎就沒用過農藥。”看到地里的農作物長勢這么好,包頭市合順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楊軍喜上眉梢。他說,平時用的肥料吸收率僅有百分之十幾,用上微生態制劑后,肥料吸收料高達30%以上,感覺自己的莊稼吃上了“營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