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以及品種的改良,青海省小麥單產由解放初的平均畝產58kg到現在的251kg,提升幅度很大。但青海省自然條件和農業自然資源都具有過渡性特點,表現明顯垂直地域性差異,造成小麥總產和單產總體不高,近年來小麥總產35萬噸左右,遠遠低于其他省份,而施肥量并未明顯降低,同時生產上對化學農藥的長期單一使用,農業有害生物群落演替加速、抗藥性生物型數量增加、小麥藥害及殘留藥害頻發。
項目組針對以上情況,開展了小麥配方肥優化施用技術研究,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研究,麥后復種綠肥肥效試驗研究,小麥麥豆油薯輪作試驗研究,集成青海春小麥田輕簡、綠色、高效的配方施肥、有機替代和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模式。
項目實施后,淺山旱地可以減少化肥氮30%-50%,水澆地可以減少化肥氮10%-30%,實現青海省小麥核心示范區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減量17%,小麥平均增產3%的目標,實現化學農藥利用率提高11%,減量30%以上的目標,此舉可緩解土壤質量的惡化,節約成本,提高青海小麥生產肥料施用的技術效率,控制化肥污染,緩解多余化肥“上天入地潛水”,同時減少農藥使用,控制并減輕農藥面源污染,實現青海省小麥生產與環境友好發展并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