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霧霾持續,環評也持續,受此影響上游企業仍舊在整頓中,月初部分企業新一輪的漲價幅度在100元/噸左右,有些經銷商在漲價之前已經儲備完畢,有些經銷商還在等待。由于農產品價格低的原因,農民種植積極性越來越低,很多經銷商無法確定農民在大田作物用肥的傾向以及化肥后市的走向,加上渠道內還有些庫存,預計等年后這些等待的經銷商才會有所行動。   連番受挫 經銷商害怕猶存    去年春耕時的復合肥價格出人意料地降低,這種在旺季降價的陰影還在影響現在下游終端的備貨情緒,盡管前期的原料漲價支撐了復合肥的價格,但是心有余悸的經銷商還在觀望。當然,除了價格不明波動造成經銷商心理壓力外,農民的需求也是影響他們備貨的最主要原因,2016年的農產品價格多數偏低,農民都沒有賺到錢,那么以賒銷為主的化肥銷售商就比較被動,回款非常不順暢,已有經銷商反映,回款資金的斷裂已經影響到了他們下一步的備貨進程。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使得經銷商備貨遲疑,很多經銷商手里還有去年留下的剩貨,對于手里有些貨且對未來市場走向不確定的他們來說,除了等待似乎別無選擇。山西省平陸縣潤禾農資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喬延龍說:“當地很多經銷商倉庫內還有些貨,廠家雖然漲價了,理由也很充分,但是我們還不敢儲備,主要還是因為前幾年的價格變化太大,賠怕了,所以還是要看年后化肥的價格是否變化,哪怕不漲價,只要能穩住就好。”也有經銷商在月初漲價前就已經完成了冬儲備貨,只是備貨量有微小的減少,對此,河南省鹿邑春華益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謝夢濤解釋說:“因為年后小麥有追肥的需求,所以就備貨了,不是因為看到市場漲價才備貨的,同時由于農民對化肥的需求減少,所以本季的化肥儲備糧減少了一成的貨。”    后市變化    終端接受與否待考驗    盡管化肥價格上漲是由于成本大幅上漲造成的,但經銷商認為化肥價格漲價的理由并不充分,漲價的結果最終要看終端是否接受。有些農產品增產又增收的,農民種植積極性高,也舍得投入;有些沒有增收的農民當然會減少農資成本,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都是與糧價的高低成正比的。現在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農村問題就是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現在留守農村的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的需求就比較傳統,買肥的特點就是省事省工、中等價格,他們選擇肥料往往都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與化肥市場上游漲價的火爆相比就是終端市場的冷漠。農民現在購肥都不著急,“肥到用時才出手”,在他們的概念里貨源一直很充足,隨用隨買。雖然臨近農歷新年了,但是對于催款的經銷商來說,這個年可能不好過,可以用流行的網絡句來形容經銷商的心情“寶寶心里苦啊!”記者采訪得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經銷商承認,自己的資金鏈嚴重受損,盡管需要備肥,但是已經沒有余錢備貨了。    記者觀察    農歷春節在即,歸家的農民越來越多,經銷商盼著他們回來還款,也盼著這種被動的賒銷模式盡快改變。    2016年2月份復合肥的旺季降價的行情出乎很多人意料,所以一大批儲備大田作物的經銷商都要在年后才會有動靜,所以在節前市場將是一片空寂。    本周北方霧霾持續,環保壓力加大,很多廠家反映原材料缺貨明顯,暗示年后提價還會繼續,只是幅度微小,從去年12月份開始廠家都是緩慢試探漲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