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病又稱玉米瘤黑病,各個生長期均可發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現明顯,被害的部分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狀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層白色薄膜,后變灰色,瘤內含水豐富,干裂后散發出黑色的粉狀物,即病原菌孢子,葉子上易產生豆粒大小的瘤狀物。雄穗上產生囊狀物癭瘤,其它部位則形成大型瘤狀物。玉米黑粉病的病源為玉蜀黍黑粉菌,屬于擔子菌亞門真菌。孢子借風雨及昆蟲傳播,高溫干旱或氮肥過多易發病。甜玉米容易染病,尤其注意選用抗病品種。重病田實行2-3年輪作。田間出現病瘤后,及時清理深埋,適時深耕以減少病源。化學防治可選用80%綠大生800倍液,或20%苯醚咪酰胺1500倍液,或25%咪鮮胺1000倍液,或15%三唑酮800倍液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