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雌穗分化過程中會發生異常現象,從而造成玉米減產,一般在30%-40%,嚴重時可達50%。現就玉米雌穗分化過程中幾種異常現象的表現、規律和成因做一下簡單介紹。
一、半截棒(禿頂)現象。這個現象比較普遍,表現為:一是同一果穗玉米下半截灌漿飽滿,上半截雖授上粉,籽粒卻癟癟的;二是沒授上粉造成的禿尖子。這與玉米整個生長期雨水多、光照嚴重不足有直接關系。因為玉米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養分。由于光照不足,從而使玉米葉片的光合作用嚴重受挫,光合產物嚴重不足。加之雨水特多,造成土壤中的養分流失較重,從而在玉米莖稈葉片中儲存的有機物偏少,形成了有庫缺源的狀態。由于以上兩個原因,造成了玉米籽粒灌漿中有機物供應嚴重不足,根據玉米養分輸送的原理,僅滿足了部分玉米生長發育的需求,從而造成了雖完成了授粉受精過程,卻出現了多品種大面積的半截棒現象。
二、多穗現象。雖然玉米本身有形成多穗的本性,除上部4-6節外,每個莖節上都有腋芽,莖上不伸長節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蘗,伸長節上的腋芽可進行雌穗分化,通常只有上部1-2腋芽可以發育成果穗,其余大部分在發育過程中退化,但在水肥過大、養分過剩、生長過旺的情況下,有的品種會激發出3-5腋芽分化發育,從而形成一株多穗現象。
三、空稈現象。玉米田間有2%-5%的空稈率屬正常現象,但特殊年份有的品種有的地塊空稈率在10%以上,個別地塊甚至更多,嚴重者達90%以上。空稈現象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沒分化出雌穗;二是雖分化出雌穗,卻結實20粒以下,外表看,玉米棒長得挺大,但扒開苞葉一看,有的一粒沒有,有的只有幾粒。玉米空稈的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密度過高;二是弱苗、晚苗;三是肥水供應不足;四是病蟲危害。以上這些原因均直接或間接影響玉米體內營養積累、轉化和分配,使雌穗發育遲緩或停止發育,空稈增多。 |